骨質疏鬆與骨密度檢測

什麼是骨密度?

骨密度(Bone Mineral Density,BMD)是衡量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,表示骨頭中礦物質(如鈣和磷)的含量。

骨密度越高,骨頭就越堅固,不容易發生骨折;如果骨密度過低,骨頭就可能變脆,甚至在輕微的撞擊或跌倒時發生骨折。

誰需要測量骨密度?

1. 老年人

  • 65歲以上的女性:隨著年齡增長,女性的雌激素下降,影響骨骼的健康,增加骨折風險。
  • 70歲以上的男性:雖然男性的骨質流失較慢,但高齡仍然會增加骨折的可能性。

2. 有骨折病史或高風險者

  • 50歲以上,曾經發生過骨折:這代表骨頭可能已經變脆弱。
  • 身體瘦小或體重過輕:骨頭的密度可能較低,容易骨折。
  • 有家族骨折史: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曾經因為骨質疏鬆症而骨折,那麼個人的風險也會增加。
  • 長期使用影響骨骼的藥物,例如類固醇、抗癲癇藥、化療藥物等。
  • 患有影響骨骼健康的疾病,如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。

3. 停止服用雌激素的女性

  • 許多女性在停經後會服用雌激素來維持骨骼健康,但如果停用這些藥物,可能需要檢測骨密度來評估骨質狀況。

骨密度的測量方式

骨密度測試通常使用 DXA(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,Dual-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) 來測量,這是一種低輻射的掃描,可以準確評估骨骼的礦物質含量。

主要測量部位:

  1. 脊椎(腰椎L1-L4):這是人體支撐上半身的重要結構。
  2. 髖部(股骨頸):這是支撐身體重量的重要骨骼。
  3. 前臂(橈骨遠端):如果無法測量脊椎或髖部,則可測量前臂骨密度。

測試結果通常以 T分數(T-score) 來表示:

  • T分數大於等於 -1:骨密度正常。
  • T分數在 -1 到 -2.5 之間:骨量減少(骨質疏鬆前期)。
  • T分數小於等於 -2.5:骨質疏鬆症,骨折風險增加。

對於年輕人,醫生可能會使用 Z分數(Z-score),這是將骨密度與同年齡、同性別的人進行比較。

如何解讀 DXA 報告的異常狀況

當 T分數在不同部位出現不一致時

在臨床實務中,不同骨骼部位的 T分數可能會有所不同,例如:

  • 腰椎 T分數較低,但髖部骨密度正常
    • 可能是因為腰椎的骨質流失較快,但整體骨質仍維持穩定。
    • 需要考慮腰椎的影像學異常,例如關節退化、骨刺或鈣化可能導致測量結果偏高。
  • 髖部 T分數顯示骨質疏鬆,但腰椎正常
    • 可能與體重過輕、營養不良或長期缺乏運動有關,導致股骨的骨密度下降。
    • 需要評估患者的飲食、生活習慣及其他疾病影響。
  • L1-L4 各節椎體 T分數差異較大
    • 若部分椎體顯示骨質疏鬆,而其他顯示骨量減少不建議採用單一椎體最低 T 分數,作為診斷標準
    • 當相鄰椎體的 T分數差距超過 1.0,需考慮是否存在退化性變化或壓迫性骨折,必要時排除異常椎體後再計算平均值。
    • 若無法評估 4 節椎體,應使用 3 節 進行計算。
    • 若無法評估 3 節椎體,則使用 2 節 進行計算。
    • 不應僅使用單一椎體來進行骨密度診斷分類。
    • 若僅剩 1 節可評估的椎體,應 改用其他有效的骨骼區域(如髖部或前臂)進行診斷。

髖部 T分數低於 -2.5,而全髖 T分數介於 -2.5 至 -1 之間

根據 ISCD(國際臨床骨密度測量學會) 的建議,診斷骨質疏鬆症時,應該採用 最低的 T分數。因此:

  • 若股骨頸 T分數 ≤ -2.5,但全髖 T分數較高(-2.5 至 -1.0 之間),仍然可診斷為骨質疏鬆。
  • 若 T分數在不同區域不一致,臨床決策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、風險因素、影像學特徵及 FRAX 骨折風險評估。

如何處理不符合標準診斷但骨折風險高的情況

即使患者的 T分數未達 -2.5,但若合併以下高風險因子,仍需考慮預防性治療:

  • 有脆弱性骨折史(例如跌倒造成的髖部或脊椎骨折)
  • 家族有骨質疏鬆或髖部骨折病史
  • 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影響骨骼代謝的藥物
  • FRAX 評估顯示 10 年內髖部骨折風險 ≥ 3%,或主要骨折風險 ≥ 20%
  • 體重過輕、低鈣攝取、維生素D不足或長期缺乏運動

如何保護骨骼健康?

  1. 均衡飲食,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
    • 富含鈣質的食物:牛奶、優格、起司、小魚乾、豆腐、深綠色蔬菜。
    • 維生素D來源:曬太陽、雞蛋、鮭魚、強化乳製品。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。
    • 避免高磷飲料:碳酸飲料(如可樂)含有磷酸,可能影響鈣質吸收。
  2. 規律運動,強化骨骼
    • 重量訓練(深蹲、硬舉、負重行走)能刺激骨骼生長。
    • 有氧運動(跑步、爬樓梯、跳繩)可以增強骨質。
    • 避免長時間靜坐,缺乏活動會導致骨骼變弱。
  3. 戒菸戒酒,避免骨質流失
    • 吸菸會影響鈣的吸收,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。
    • 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製造新骨細胞的能力。
  4. 定期檢查骨密度
    • 50歲以上的人應該定期接受骨密度測試。
    • 如果有骨折病史或骨質疏鬆風險,醫生可能會建議更頻繁的檢測。

骨折的風險與預防

骨折風險評估(Fracture Risk Assessment,FRAX)是一種工具,可以根據年齡、性別、骨密度和其他健康因素來預測未來10年的骨折風險。

如何預防骨折?

  1. 避免跌倒:確保家中環境安全,避免地板濕滑,使用防滑墊。
  2. 保持良好視力:視力不好容易增加跌倒的風險,應定期檢查視力。
  3. 改善平衡能力:瑜伽、太極等運動能增強平衡感。
  4. 適當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:如果飲食攝取不足,可考慮營養補充劑。

總結

  1.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標,可以幫助預測骨折風險。
  2. 老年人、曾經骨折過的人、身體瘦小者、有家族病史者,應該定期檢查骨密度。
  3. DXA 是最常用的骨密度測試方法,通常測量脊椎、髖部和前臂。
  4. 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包括: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、規律運動、戒菸戒酒、避免久坐。
  5. 透過骨折風險評估工具(FRAX)和定期檢查,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的發生率。
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: XYZScripts.com